自动识别技术推动食品安全追溯管理——2007•中国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技术应用论坛召开
(组委会10月26日讯)为更好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技术提高和科学管理,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绿色消费网等单位的支持下,《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食品安全导刊》杂志主办的2007中国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技术应用论坛于2007年10月26日上午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吸引了来自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众多环节及自动识别技术等多个相关领域的200多名听众。
论坛重点介绍和展示了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技术,包括畜牧业、果蔬、农副产品种植、肉类屠宰、加工等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探讨了商品编码及自动识别技术对食品安全追溯的重要作用及地位。研究食品安全管理技术应用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
会上,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刘普合分析了“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目标合理性与追溯的可信性”;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高级工程师李素彩从标准化的角度就商品编码中“GS1系统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应恒作了题为“可追溯系统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现状及展望”的报告;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钱恒根据食品追溯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了“建立有效而有度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论坛呼吁利用自动识别技术等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中国食品安全的保障力。
食品供应链条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一份食品从原材料到食用,其中间环节多达十几道。某食品安全专家曾评价:“食品安全监管难度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从田头到餐桌’链条长、环节多。”如何更好地控制食品加工中的各个环节的追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成为所有食品企业、民众、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次论坛作为第十四届国际自动识别技识别术展览会的同期活动之一,在食品安全和自动识别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